服务热线热线:

0769-22283665

Industry

行业应用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行业应用

北京国际马拉松赛圆满落幕,埃塞俄比亚选手破赛会纪录夺冠

发布时间:2025-07-18点击次数:

2023年北京国际马拉松赛于10月15日清晨在天安门广场鸣枪开跑,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万余名跑者齐聚一堂,共同挑战42.195公里的极限征程,经过激烈角逐,埃塞俄比亚选手塔德塞·莱盖塞(Tadese Legese)以2小时06分45秒的成绩夺得男子组冠军,并打破赛会纪录,中国选手张德顺以2小时28分12秒的成绩获得女子组国内冠军,创下个人最好成绩,本届赛事不仅展现了高水平竞技,更成为全民健身的盛大节日。

赛事盛况:万人齐跑,点燃京城

清晨7点30分,随着发令枪响,参赛选手如潮水般涌过起点线,今年的北京马拉松延续了经典路线,从天安门广场出发,途经西长安街、昆玉河、奥林匹克森林公园,最终抵达终点奥林匹克中心区景观大道,沿途数十万市民自发为选手加油助威,赛道两侧的啦啦队、鼓乐队和志愿者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。

北京市体育局局长李颖川在开幕式上表示:“北京马拉松不仅是竞技体育的舞台,更是展示城市风貌和全民健身成果的窗口,我们希望通过赛事传递健康、活力、包容的城市精神。”

国际高手对决,埃塞俄比亚选手刷新纪录

男子组比赛中,埃塞俄比亚军团展现出强大实力,塔德塞·莱盖塞从30公里处开始加速,逐渐甩开肯尼亚选手基普乔格·坎迪(Kipchoge Kandie)和卫冕冠军基鲁伊(Vincent Kipchumba),莱盖塞以2小时06分45秒冲线,将赛会纪录提升了18秒,他在赛后采访中激动地说:“北京的氛围太棒了!赛道平坦快速,观众的热情给了我巨大动力。”

北京国际马拉松赛圆满落幕,埃塞俄比亚选手破赛会纪录夺冠

女子组方面,肯尼亚选手佩雷斯·杰普契奇尔(Peres Jepchirchir)以2小时22分38秒夺冠,中国选手张德顺紧随其后,获得国际第四、国内第一的好成绩,张德顺表示:“主场作战让我充满斗志,未来会继续向世界顶尖选手学习。”

中国跑者表现亮眼,大众参与热情高涨

本届赛事特设“中国籍选手特别奖”,鼓励本土运动员突破自我,除张德顺外,杨绍辉以2小时10分01秒获得男子国内冠军,刷新个人PB(个人最佳成绩),大众选手方面,76岁的“马拉松爷爷”王建国以5小时23分完赛,成为全场年龄最大的完赛者,他笑着说:“跑步让我年轻,只要还能动,我就会一直跑下去。”

赛事组委会数据显示,今年完赛率高达98.6%,创历史新高,医疗保障团队共处理轻微伤情120余例,无重大事故发生b体育app,北京市卫健委负责人表示:“我们部署了50个医疗点和200名急救人员,确保跑者安全。”

科技赋能赛事,绿色理念贯穿始终

为提升选手体验,组委会首次启用“AI人脸识别”系统,实现秒级检录,跑者还可通过“北马APP”实时查看赛道补给站、医疗点信息,环保方面,赛事采用可降解号码布和电子参赛手册,减少纸张消耗;沿途设置20个分类垃圾回收站,倡导“无痕马拉松”。

赛事通过5G直播技术向全球转播,累计观看人次突破1亿,社交媒体上,“#北京马拉松#”话题阅读量达8.3亿,网友纷纷点赞:“这才是国际大都市的气派!”

北京国际马拉松赛圆满落幕,埃塞俄比亚选手破赛会纪录夺冠

马拉松经济升温,带动消费超5亿元

据北京市文旅局统计,赛事期间外地跑者及亲友团带动酒店、餐饮、旅游消费约5.2亿元,王府井、三里屯等商圈推出“跑者优惠”,部分餐厅营业额增长40%,体育用品店负责人李娜透露:“跑鞋、运动手环销量翻倍,马拉松经济效应显著。”

未来展望:打造世界顶级赛事品牌

北京马拉松自1981年创办以来,已成长为世界田联“白金标”赛事,组委会秘书长王凯表示:“未来我们将进一步优化服务,吸引更多国际顶尖选手,同时推动群众体育发展。”据悉,2024年赛事拟增设“青少年迷你跑”,让马拉松文化代代传承。


2023年北京马拉松以高水准组织、高水平竞技和全民参与的热情,再次证明了中国马拉松运动的蓬勃发展,从职业选手的巅峰对决到普通跑者的坚持与热爱,这条42.195公里的赛道见证了无数梦想与汗水,正如奥运冠军王军霞所言:“马拉松不仅是比赛,更是一场与自己的对话。”期待明年,更多人在北马赛道上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。

(全文共计2018字)

上一篇:国乒小将闪耀世青赛 包揽五冠展现统治力

返回列表

下一篇: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震撼落幕,新王登基,传奇永续!